“哎呀优配库,这题我咋做错了”“老师,我还有问题”……仲夏时节,在新疆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甬库巷内,有着百年历史的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课堂里欢声笑语,刚进行完课堂测验的学生们,正争先恐后地等待老师解答差错题。
这所百年老校里为何如此热闹?原来,来自浙江大学、哈尔滨师范大学、海南大学等多所院校的14名支教团志愿者,为当地百余名学生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暑期课。
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旧址,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,墙体为土坯砌筑,中间夹杂木头柱子,内有木制楼梯,可通二层。该建筑风格独特,是库车市少有的两层土木结构建筑,解放后曾作为外贸公司库房使用,后因年久失修,逐渐破败闲置。
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旧照优配库。
今年年初,在库车市和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,萨克萨克街道继续深入打造龟兹小巷,对小巷和周边环境进行提质升级,甬库巷作为龟兹小巷二期项目位列其中。
甬库巷原名拱杆巷,又称公官巷,因宁波与库车的对口援助情缘而得名。街巷全长约0.2公里,早年通过团结桥与热斯坦街相连,曾是城区街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,历史上分布有库车镇政府所在地、税务局、邮局等部门,承载着库车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繁华商业街。而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是街巷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化建筑之一。
早在2018年,自治区文物局拨付专项资金,开展了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抢救性修缮工程。今年,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依托“浙江文旅援疆‘双珠’计划”,经过保护性修缮与活化利用,不仅重焕生机成为库车热门的红色文旅打卡点,还在研学活动中让沉寂的老建筑重现书声琅琅。
修缮后的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。
5月初,甬库巷正式开巷迎客,成为集民族手工艺品、非遗传承加工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街巷,吸引各地游客打卡游览。库车市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作为龟兹历史文化展陈的重要节点,在修缮改造后,对外开放。
清晨,学生们开始诵读课文、上午的趣味课程与创意实践、课后师生围坐的亲切交谈,让孩子们在知识与陪伴中收获惊喜与成长。“我们依托小巷历史遗迹等特色资源,打造‘课堂+实践’立体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课本知识与家乡文化的碰撞中提升认知。”支教大学生刘宣蓉道出了教学理念。
“大哥哥大姐姐耐心解答问题,每天都有趣又有意义”、“他们啥都会,打篮球、踢足球样样行,我要向他们学习”…… 开课以来,孩子们的喜悦溢于言表,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孩子们对支教老师的喜爱与收获。
“我们期待这座‘活化石’能持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效益。”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相关办组负责人表示优配库,此次改造提升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修缮,更是宁波“文旅援疆”赋能历史遗存的重要实践。复原库车第一女子师范学校,让这座珍贵的百年建筑能够被保留,同时在精心活化利用上,让老建筑的文化与历史记忆成为滋养心灵、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)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